撰文 | 李 华
阿里巴巴的动物业务图腾上多了一匹马——筷马热食。
这个脱胎于饿了么,据说是新任CEO王磊主导启动,藏在“未来餐厅”计划里的餐饮零售化项目,代表着未来餐饮市场的发展趋势。
在这个趋势里,从《商业观察家》的观测,及猜测看,仅阿里巴巴就至少有三队人马在做这样的事情,口碑的智慧餐厅、盒马CEO候毅说要打掉美团一半估值的“秘密武器”(猜的),以及筷马热食。
其他的各路“英雄”怕是也在秘密布局中。
但本文的主角是筷马热食,因为他最快,开出了首店,据说现在仅上海就有50家店在装修。
他的模型有点厉害:离消费者很近,开在楼下(办公室、社区);能提供多样饮食口味;有场景;一站式餐饮解决方案;能获得数据,目标客群有线上消费习惯,也有数据,所以能做到更精准化。
最关键的是,他的可复制性很好。几十平米面积销售高毛利标品(餐饮),以及后台的轻模式,整合餐饮商家既有的中央厨房来供货。非常便于复制。
一
逻辑
中国人是吃热餐的,早餐、午餐、晚餐都是热的。
热餐饮食习惯导致中国人的饮食口味多样(非标),各地区都不一样,差异很大。且非常挑剔,相对更频繁地去追求新的味道。(科学原理就不多说了。)
中国没有像欧美那样形成全国统一的“味觉”,也没有像日本那样出现中食这种形态。(他们每天有一到两顿吃冷餐的。)
这带来了什么问题,或者说市场机遇?
首先,这意味着,在中国餐饮市场,平台型的企业更容易做大,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容易出平台型企业的市场。
由于中国人饮食口味非标,且频繁追寻新的味道,单个餐饮企业是很难满足中国人的“胃”的,再好吃,连吃三天也要吐了。
因此,能将众多热乎乎的味道、口味集中起来,供消费者选择的平台型企业,有很好的成长空间。
当技术发展(移动互联网生活普及)、“人口红利”持续(廉价的配送成本),以及中国人的热餐饮食习惯,这三大要素同时集中时,外卖平台出现,并做大了。
外卖平台提供了更好的便利性(1小时送货到家)、满足了中国人吃热餐的爱好(1小时内送达,菜还是热的),以及赋予了中国人充分的选择性。
其次,当外卖平台逐渐成长为大树之际,剩下的问题就是,外卖平台既有的形态是不是就是最终形态。
外卖平台仍有不完美之处。
比如,经常点外卖的人,可能会有这种感觉。吃外卖与到店吃饭,味道还是有很大差异,到店就餐味道更好。
尤其是面食,刚做出来马上吃,与1个小时后吃,味道差别很大。(这就是热餐的复杂处。)
对于餐饮品牌而言,这也是件伤脑筋的事,他们会担心自己菜品优势并不能在外卖平台上充分体现,因为消费者吃的时候,并不是味道口感最好的时候。餐饮品牌会担心消费者“误读”了自己的菜品,觉得你的菜品就是一般的味道,进而影响到店客流。
所以,外卖平台当下的一大不完美之处是,能不能有更快的送餐表现,比如,能不能十多分钟送达。时效性在这个市场还是很重要的。
而要提升时效性,有两个方式。
一是离消费者近,实现更快送餐速度。
二是,菜品制作时间缩短。
这实际也是驱动当下餐饮零售化业态的原因之一。
将菜品标品化、商品化。门店的职能从餐饮制作供应消费者(有厨师),变为标准化商品零售,就是一个零售店了(菜品仅需几分钟加热,然后售卖,没有厨师,跟便利店的鲜食加热逻辑类似了)。菜品的制作时间更短。门店呢,则可以开到离消费者更近的位置,比如楼下,实现更快速配送,以及帮助餐饮品牌企业扩大业务覆盖范围(单个办公楼下、社区楼下过去为很多餐饮品牌企业的业务死角,量小、餐饮限制等因素导致没有门店布局。)
这种餐饮零售化业态就成为了一个新的餐饮平台。通过整合各个餐饮企业的中央厨房,或者工厂资源,来给消费者提供热乎乎的丰富性选择。商品(菜品)则都由餐饮企业的中央厨房供货。
比如,理论上,餐饮零售化业态可以实现将西贝、小南国等不同餐饮品牌的菜品集中于一个门店内销售。
由于锁鲜、包装等技术发展,当下的中式餐饮连锁企业基本都是由中央厨房供应标品菜品,门店只是一个加热、就餐场景功能,而没了厨师、烹饪的环节。包括西贝、小南国等非快餐连锁,其实,大部分供应菜品也都是“门店现场加热”的标品菜品。
这实际也是当下餐饮零售化业态“喷薄而出”的重要基础。

二
“快”马
筷马热食就是当下餐饮零售化业态的率先布局者。
《商业观察家》近期也考察了筷马热食位于上海陆家嘴星展银行大厦下的门店。
总体来看,筷马热食的经营模型有点“厉害”,未来,其如果能在供应商整合能力、研发能力、长期的食品品质管理能力层面形成很好的竞争力,可能会有很好的成长性。如果不能,那么,则可能“昙花一现”,会被“后继”的布局者替代。
《商业观察家》认为,筷马热食的经营模型主要有三大经营亮点。
一是,能提供丰富选择,有场景。
《商业观察家》看到筷马热食门店时,似乎还在测试、调试,店内有许多工作人员测量等。门店也接受现金付款。
但从这家测试店的整体模型看,100平米左右面积的店内,组合了几组餐饮品牌的菜品,比如周大虾、湾仔码头水饺等系列菜品。还提供一站式跨品类服务,比如从主食到甜品到果汁饮料到休闲食品、快消品,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选择。
由于门店有面积空间,这家店将面积与标准化商品,打造组合了一日三餐外加下午茶、夜宵等多个场景。既可以外卖,店内也形成了堂吃场景。
一站式满足。
场景“空间”
未来,如果筷马热食展现出更好的供应链整合能力,那么,更知名的连锁餐饮品牌的菜品也能纳入进来,比如西贝等。
这一套丰富选择肯定是基于数据驱动,即在这个社区内、办公楼内,消费者平常都喜欢吃什么?根据这个来组合餐饮品牌菜品。实现精准性与减少损耗。
所以,像筷马热食未来的形态,应该是每个店供应的品牌“菜品”都是不同的。根据周边消费者的喜好来组合品牌菜品,每家店的商品内容都不一样。
这样的丰富选择,将会让筷马热食拥有更好的平台属性,能建立更庞大的用户基础与消费粘性。
而筷马热食“做平台”的优势,则基于饿了么的数据和流量资源。
未来,如果推出预点餐服务(线上点餐),筷马热食自己也能积累数据,来实现更好的精准性、便捷性(减少消费者等餐时间),以及可以将门店的客流导到线上,让线上点餐成为一个流量平台。
热餐自提区
二是,离消费者近,节省时间。
通过智能后厨、自动化设备引入,标品菜品从点单到制作完成(仅仅是加热而已),可以实现分钟级。筷马热食其实就是一家零售店了。
加上门店选址是直接开到办公楼下,或者社区楼下,离消费者近,因此,送达给消费者的时间甚至可以实现十几分钟级。
这相比现在的外卖方式,时效性上会更有竞争力。同时,由于是经营标品菜品(少油烟,避开办公楼、社区对餐饮业态的限制),且开在“楼下”,筷马热食未来可能会与便利店“作邻居”。这意味着,标品菜品可能会与便利店的鲜食竞争。
外卖平台出现时,对便利店的鲜食业务有影响,但没形成根本性冲击。像筷马热食这样的形态出现,既有就餐、社交、工作场景(有面积打造场景),“菜品”制作仅几分钟,是热的。还提供便利店鲜食难有的丰富性。比如一站式消费(数个餐饮品牌组合,一日三餐、下午茶到夜宵,餐饮与快消品结合),其如果布局密度铺开,对便利店的影响,尤其是对便利店鲜食业务影响可能会大过过去的外卖平台。
而之所以能实现离消费者近和节省时间。
还是基于当下菜品的标品化趋势与基础,以及餐饮商品的高毛利和数据驱动。
菜品的标品化趋势与基础可以让筷马热食提供丰富品牌菜品选择,加上餐饮的高毛利、数据的“精准性”可以让筷马热食拓店范围更宽,可以布局单个餐饮品牌所难布局的办公商圈和社区。在更小的人口“分布环境”内布局。

扫码购
二是,可复制性强。
筷马热食的所有菜品商品都来自品牌餐饮企业的中央厨房。这意味着,筷马热食的后台很轻,不用像便利店企业那样需要投建鲜食工厂。
门店经营的所有商品都是标准化商品(最多加热),无论是“菜品”还是快消品,这意味着,门店前端运营可以很容易标准化,无论是系统打造还是商品陈列布局。而标准化是加盟连锁复制的基础。
餐饮菜品的毛利很高,可以保障加盟业者的投资回报,有助于吸引加盟业者。
线上线下两个流量渠道(门店流量+饿了么的线上流量),且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比如配送都是饿了么现有的团队,这有助于扩大销售,吸引加盟业者。
更省时的菜品制作,在繁忙的办公商圈,可以实现更好销售、翻台率。一日三餐加下午茶、夜宵全场景覆盖等,都意味着销售机会。这对加盟业者可能也有吸引力。
综上,后台(整合品牌餐饮企业的中央厨房)很轻,前台(加盟)也很轻的模型,可复制性比较强,容易短时间做出覆盖密度。
《商业观察家》看到的筷马热食的品牌手册显示,筷马热食计划在2-3年内实现上万家实体网点布局。
文章评论
Right on my man!
Keep on writing, great job!|
Hello, this weekend is pleasant in favor of me, for the reason that this point in time i am reading this wonderful informative article here at my house.|
Hey I know this is off topic but I was wondering if you knew of any widgets I could add to my blog that automatically tweet my newest twitter updates. I've been looking for a plug-in like this for quite some time and was hoping maybe you would have some experience with something like this. Please let me know if you run into anything. I truly enjoy reading your blog and I look forward to your new updates.|
Do you mind if I quote a couple of your articles as long as I provide credit and sources back to your webpage? My blog is in the exact same area of interest as yours and my visitors would certainly benefit from some of the information you present here. Please let me know if this alright with you. Thank you!|